稳大盘 闯大关 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笃定前行

中国食品经营网 王艳

  今年以来,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

  今年以来,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又遭遇疫情反弹、俄乌冲突和全球通胀迅速上升等新冲击。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大局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在大风大浪中明确方向、笃定前行。

  回顾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历程——1至2月开局平稳,3月经济运行出现波动,4月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5月跌幅收窄,6月企稳回升。在党中央的科学指引和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最终取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应对各种挑战。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在6月22日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语掷地有声。

  爬坡过坎,攻坚克难

  中国经济稳字当头、韧性十足

  风雨来袭时,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面对超预期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挑战,科学分析、精准判断,果断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最终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再次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

  3月,疫情反弹来势汹汹,迅速波及多个省份,给年初稳步恢复的中国经济再次蒙上阴影。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强调,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个多月后,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疫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必须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疫情,才能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根本前提。

  “受道路管控影响,家里养鸡场的鸡蛋运不出去,饲料进不来。”4月2日,山东鄄城县凤凰镇突发新冠疫情,全域进入静止状态,赵女士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反映自己经历销售遇阻难题。

  接到反映后,凤凰镇政府迅速安排专人处置,帮助赵女士解决鸡蛋销售和饲料运输问题;同时对辖区企业、养殖场、种植户等进行全面排查,详细了解困难,及时跟进解决,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同步推进。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的指引下,上下同心、积极作为,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推出扎实稳住经济的33项措施,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结合,普惠公平与精准支持配合,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精准发力。

  在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显现下,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0.4%。同时,稳物价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7%。

  6月15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加尕斯台镇阿克亚尔村农民在查看丰收在望的小麦。华岩明摄放眼全球,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通胀“高烧不退”,多个国家粮食危机日益迫近。相比之下,中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通胀水平远低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夏粮实现增产丰收。

  “中国政府加大市场保供稳价力度,保障了国内市场价格总体稳定,这对于保障民众生活质量十分关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助理所长陈刚如是说。

  咬定目标,铆足劲头

  增长引擎识变应变、步稳蹄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抓基本盘之“稳”,到谋新动能之“进”,要支撑经济持续增长,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还须在识变、应变中持续激发增长动能。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新动能、社会生活新模式、人员往来新路径,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走稳走实。”

  上半年,我国稳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同步推进——加快推动水利、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全国各地消费券遍地开花;密集部署一系列稳外贸举措……各部门各地区在党中央制定的正确目标下,铆足劲头,努力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稳投资持续加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

  新一轮建设热潮正推动上海经济加快回暖。6月16日,2022年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动启动,一批新赛道、新动能领域行动方案和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地图发布。截至7月21日,短短一个多月,179个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超3700亿元。

  数据显示,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当季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

  ——消费延续恢复态势,促消费举措落实落细

  居民外出购物、就餐、旅游等活动的逐步恢复,使城市“烟火气”徐徐升腾。全国各地紧抓时机,为提振消费再“添一把火”。上半年,宁夏通过发放各类实物券、消费券,直接带动消费12.7亿元,间接拉动消费70.8亿元。为推动文旅消费回暖复苏,5月28日起,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分批次发放总计1.6亿元文旅消费券,吸引游客畅游“多彩贵州”。

  据统计,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展望下阶段,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的带动下,居民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得到释放。

  ——净出口拉动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修复

  6月28日,广西钦州大榄坪南作业区7、8号自动化集装箱泊位举行启用仪式。新华社记者 周华摄外贸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对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28日,一艘满载出口货物的集装箱货船从钦州港集装箱码头开出,我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正式启用。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辐射范围增至14省54市106个站点,货物流向通达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19个港口。运输品类由最初的几十种增加至640多种。

  数据显示,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政策效应显现,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改革红利多、治理能力强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跨越关口,迈上新阶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前路广阔

  看“量”还要看“质”,读“形”更要读“势”。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出许多积极变化,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中国产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他强调,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

  上半年,高技术行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8%,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1.2%和31.8%。

  “平均每小时处理包裹量达10万多件,单套系统节省人力超70%。”5月,在江苏无锡,多个快递分拣中心新装上最新型的国产智能物流运输分拣系统,为即将到来的“618”购物节做足准备。

  据悉,以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在今年江苏省重大项目中占据了九成,锂电池、机器人、计算机通信、新医药都在逆势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中国经济体量大,能克服下行压力,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分不开。”委内瑞拉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艾马拉·格德尔表示,中国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将促进高技术产业领域投资增加,让中国成为全球高度活跃的创新创业沃土。

  7月28日,观众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元宇宙体验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今年以来,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在不断增强。一方面,我国数字产业规模持续提升,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的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速升级,“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纵深推进,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经济创新引领持续增强、升级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与此同时,在疫情影响下,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新产业新动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也推动我国经济稳步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我们有信心克服经济运行中的重重困难挑战,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必将穿云破雾、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繁荣的未来。